“果蔬皮營養豐富,帶皮吃有益健康”,生活中,你可能會聽到這種說法。這是真的嗎?對此,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營養科主任李增寧教授表示,確實有一些果蔬皮營養價值很高,帶皮吃更有益健康,但并不是所有果蔬都如此。
李增寧介紹說,蘋果、葡萄、茄子、番茄,這些果蔬可以帶皮吃。
蘋果皮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及多種酚類、黃酮類等生物活性物質,可有效預防心腦血管疾??;二十八烷醇具有抗疲勞和增強體力的功效;另外,蘋果皮還具有抑制口腔內細菌生長從而保護牙齒的作用。
葡萄皮中含有的白藜蘆醇是一種多羥基酚類化合物,具有降血脂、抗血栓、預防動脈硬化的作用;花青素有抗氧化、抗突變、減輕肝臟機能障礙之功效。不僅如此,葡萄皮中含有的單寧具有抗過敏、延緩衰老的功效。因此,從營養學角度說,“吃葡萄不吐葡萄皮”是有科學道理的。
李增寧指出,在所有蔬菜中,茄子的類黃酮含量較高。類黃酮能增強人體細胞間的黏著力、柔化毛細血管壁并增強其彈性。除茄子帶皮吃外,他還建議番茄帶皮吃。番茄紅素具有抗氧化能力,可以幫助人體疏通血管,提高機體免疫力。李增寧說,番茄紅素在人體表皮內會形成一道特殊的屏障,抵抗外來輻射。而含番茄紅素較多的地方,正是番茄皮。
與此同時,李增寧提醒,對于柿子、土豆、紅薯等果蔬,則不建議帶皮吃。
柿子未成熟時,鞣酸主要存在于柿肉中,成熟后鞣酸則集中于柿子皮中。如吃下大量鞣酸,它會在胃酸的作用下與蛋白質發生反應,可能引發腹脹、食欲不振等不良反應。
土豆中含有的茄堿和配糖生物堿主要存在于土豆皮中,過量食用會引起惡心、嘔吐、腹瀉等一系列胃腸道不適反應。因此,烹飪土豆一定要先去皮。李增寧說,紅薯營養豐富,但紅薯皮中的堿含量非常高,帶皮吃會引起胃腸不適。而呈褐色和黑褐色斑點的紅薯皮則可能是受了“黑斑病菌”的感染,不適宜食用。
(燕都融媒體記者 檀亞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