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2月5日
經過持續建設
雷神山醫院具備交付條件
雷神山醫院。 安源 攝數千名工人、數百臺設備夜以繼日
換來了
數以千萬的“云監工”們
點贊“中國速度”
對于當下的武漢來說
“兩神”醫院就是希望
在“兩神”醫院全部交付
投入使用的今天
讓我們一起聽聽
“中國速度”“基建狂魔”
背后的故事
以及故事中的那些“小人物”
1月31日,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王騰 攝
工地上爭分奪秒
晝夜不停地24小時施工
每一個角落都是機械轟鳴
吃飯時
他們在自己的施工設備上捧起盒飯
大口大口吃
夜深了
大家都爭分奪秒地加班加點
24小時不合眼也是常有的事
有人實在累極了
就地坐下小憩片刻
身下就是潮濕的泥土
1月30日,火神山醫院施工現場。張暢 攝高強度勞動下
每一名建設者雖然非常疲憊
但王偉說
大家都很亢奮
像“打了雞血一樣”干
“我們的心是暖的,每天有2000多萬人在網上通過直播觀看,陪我們一起奮戰,為我們加油打氣,讓我們心里充滿了力量?!?/p>
在這沒有硝煙的戰場上
和王偉一樣忙碌的
還有徐工集團起重機客戶胡虎
從除夕夜晚10點開始
他一刻也沒有離開“雷神山”項目現場
施工現場。 安源 攝因為每天調度電話太多
大年初三開始
胡虎的嗓子就已經沙啞
24小時協調工作
他吃睡都在車上
為了方便
被子和洗漱用品也都放車上
“‘機手’熬不住了就自己上,人員找不到,武漢以外的工作人員進來太難了。一個人12小時倒一次班。但是忙起來,也基本上休息不了2、3個小時,打個盹,就再上車,大家都是呼之即來,來之能戰,為武漢‘戰疫’全力以赴。”
“不要告訴爸媽我去武漢”
徐工重卡卡友“走南闖北的阿三”
是一位可敬的卡車人
也是一位小有名氣的網紅
大家都親切地稱呼他為“三哥”
徐工重卡卡友。徐工集團供圖大年初三
得知“兩神”工地物資緊缺的消息
“三哥”在家里坐不住了
他主動聯系到一車搶險貨源
大年初四
他裝貨馳援武漢
裝車已經勞累了一天
大汗淋漓的“三哥”顧不上吃飯
立即上車飛奔武漢
單程1230公里
17個小時送達
這意味著全程幾乎沒有休息時間
出發前,他對妻子說
千萬不要告訴爸媽自己去武漢
就說他出去“倒幾趟短”
馳援武漢。徐工集團供圖“兩神”醫院誰是“白居易”
這是網友給“兩神”醫院出的謎語
“白居易”——
大白板房,居住容易康復
兩神醫院的“白居易”
它們的生產者來自江蘇蘇州
汶川“老兵”年初一臨危受命
大年初一晚,江蘇蘇州
與家人團聚的殷弘公司總經理陳燁
接到了中建三局來自武漢的電話
“請做好準備,為建設中的雷神山醫院生產一批用作病房的箱房?!?/p>
曾參與過汶川地震救災的陳燁
知道事關重大
便連夜聯系員工做好預案
準備隨時能開工
施工現場。陳燁 攝從大年初二晚上開始
近百位安裝工人陸續從蘇州出發
火速馳援武漢雷神山醫院建設
他們帶去的,是數百套箱房
落成后平均每套箱房可容納4人
可提供約上千個床位
病房設計草圖。陳燁 攝病房內景。 安源 攝可是這24小時的備貨期
只有陳燁知道是怎么過來的
搭建箱房的人員不足
他開出四到五倍的工資招募
板材、工具不夠
他發動網購,連夜去外地買
圖為陳燁。受訪者供圖作為商人,這對陳燁來說
是個不賺錢的項目
但他表示
內心非常滿足
汶川地震發生時
陳燁還是個剛大學畢業的實習生
他回憶:“在救災過程中,只是做點雜事,沒有做什么實質性的工作。這也讓我始終抱有一絲愧疚,覺得自己為受災群眾做得不夠多。”
十二年過去
已成長為一名企業負責人的陳燁
再度響應國家號召
為武漢拼上了一切
他覺得,心中滿滿的成就感
施工現場。 安源 攝和陳燁一起支援武漢的
還有負責指揮病房搭建的許昆鋒
初三凌晨2點
他說服了拼命勸阻的妻兒
火速趕往雷神山醫院工地
“說不害怕是假的,但我們專業是做這個的,現在國家需要我們,我們如果不去,那以后我們碰到了困難,誰來幫我們呢?我早一天到,醫院就早一天建好,早治療一批病人。武漢作為疫情源頭能得到控制,那全國其他地方,包括我的家鄉也就更安全一些?!?/p>
“5天完成3個月工作量”
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安源 攝常州江蘇環亞醫用科技集團
承接雷神山醫療系統建設
醫院ICU病房、手術室、負壓檢驗室
三個核心區域內的
水電、暖通、醫用氣體施工
以及智能化、凈化等設備安裝
專業要求極高
雷神山醫院施工現場。 安源 攝要確保5天完成交付
董事長張驚濤接到任務后
心里很明白
這在平時是3個月的工期
2月1日晚10點
全面啟動施工
2月5日中午12點
完成并交付
“疫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190位環亞人沖鋒在雷神山工地現場,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要向武漢人民、全國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p>
2天加急生產近萬根電源線
前方努力奮戰
后方默默支援
大年初五下午
鎮江華銀儀表電器有限公司車間內
近30名工人正在趕工
他們生產的是呼吸機
消毒設備等醫用設備配套電源線
生產車間。肖瑤 攝幾天前
武漢多家醫院物資緊張
公司董事長季忠銀接到訂單
需要為醫用設備生產配套電源線
總量達6萬條
幾經思量
季忠銀決定召集部分人員回來生產
讓他意外的是,開工通知下發后
很多人主動請纓上生產一線
車間里,徐金鳳與陳桂湘二人
分別在兩條生產線做測試工序
他們是一對夫妻
電源線。肖瑤 攝聽到妻子徐金鳳接到開工通知
陳桂湘主動與妻子一起回了公司
兩人連續兩天在廠里
加班到深夜
家里僅留有上高二的女兒
“出門時,女兒悄悄告訴我們,她為我們驕傲,讓我們安心工作,她會自己煮餛飩,照顧好自己?!?/p>
來自五湖四海的建設者們
他們分秒必爭,無怨勞作
與時間賽跑,與疫情戰斗
所以,這世上
哪有什么“基建狂魔”
都是這么一群樸實善良的人
勇敢站出來
身披鎧甲,日夜兼程
替我們負重前行
記者:唐娟 鐘升 朱志庚 鐘學滿 徐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