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間中光源的照射方式,千變?nèi)f化,主要可分成直接照明與間接照明。又可根據(jù)不同的折射角度與方式產(chǎn)生出各式不同的功能與效果,在天花板、墻面至整體空間構(gòu)建出光影。
Direct and indirect lighting
直接照明和間接照明如何分辨
以發(fā)光體是否透過其他介質(zhì)產(chǎn)生反射,來判定是直接照明還是間接照明。在實際應用中,依照不同的設計手法,又可細分成半直接照明、半間接照明。直接-間接照明以及漫射型照明。一個空間中可以運用不同照明方式來交錯設計出自己需要的光線氛圍。
▲照明方式分類
▲直接-間接照明
▲漫射型(一般)照明
▲半間接照明
▲間接照明
▲半直接照明
▲直接照明
Direct illumination
直接照明常見做法及優(yōu)缺點
家居照明設計就像空間風格設計一般,與個人情感及美學息息相關,同時也具有民族差異和地域差異。一般而言,我國家居環(huán)境對于照明的亮度需求較歐外國家高,因此我國多直接照明,歐美偏間接照明。
▲我國家居多直接照明
▲歐美家居多間接照明
常見設計形式:一般家居中最常見的直接照明。有安裝于天花板上直接照射下來的主燈也有下照式嵌入型燈具,可以讓照射區(qū)有立即打亮的效果。
優(yōu)點:可將所有的光通量照射在空間里。運用最低的消耗電力達到該有的照度需求。
缺點:光源直接照在空間容易產(chǎn)生眩光,等不舒適的感覺。然后家居環(huán)境無法達到疏解壓力的放松效果。
Direct illumination
直接照明亮度高,眼睛看久了會不舒服?
許多人誤以為直接照明的高亮度是讓眼睛產(chǎn)生不舒適感的主因,但其實刺眼的感覺并不是因為燈光照度太亮,而是因為直接照明的輝度導致產(chǎn)生炫光現(xiàn)象。
針對此種情況,在進行直接照明的設計時,可以考慮做一些適度的改善:
1.選擇遮光角度較大的燈具,盡量避免眼睛直視燈光的情況。
2.若家中房屋高度較低者,建議最好以間接照明取代直接照明,以免因直接照明的光線與眼睛距離過近,容易導致直視光線的刺眼感覺。
3.在燈光設計時應注意讓空間保持均亮,減少明暗對比過強,讓眼睛更不舒服。
4.在選擇燈具時應將防眩光因素考慮在內(nèi),為提升燈光舒適性,有些照明設計在研發(fā)產(chǎn)品時就已將發(fā)光體嵌藏入燈具中,避免讓刺眼的光點外露于天花板上。
Indirect lighting
間接照明的優(yōu)點和缺點
對于熱愛溫暖家居氛圍的人,可能會希望全室均采用間接光源來進行照明設計,不過,這樣也有其局限與優(yōu)缺點,建議可權衡利弊后再選擇光源設計。
優(yōu)點:間接照明其原理是利用反射手法將燈光導出,不會有直接目視發(fā)光體的刺眼感,整體空間的亮度是借由材質(zhì)表現(xiàn)反射或折射出來的,可以達到更舒適的效果。間接光源的方向性可來自四面八方,如整體光源亮度足夠時也可營造出均亮的空間感。
缺點:由于發(fā)光體被遮掩起來,光源無法百分百地照進空間里,所以想要達到該空間基本的照度需求時,相較于直接照明設計,則需要花費更高電力去達成,產(chǎn)生耗電的缺點。
改善方法:可以在主要的光源使用面,例如桌面或閱讀區(qū)加入直接照明來補足應有的照度。不過,因每個人對于燈光的感受性不同,并無一定標準,因此,對于空間亮度要求不高的人,只用間接光源照明也無妨。
Indirect lighting
間接照明實際應用方式
間接照明提供的光源在感受上較柔和,有助于讓置身其中的人放松心情,因此,是相當適合家居中廣泛使用的光源設計。在實際的家居應用上可分為下列幾種不同做法。
1.間接光源設計常見設計于天花板側(cè)邊,配合木工做出的燈槽,將線性燈具藏于燈槽內(nèi),以反射的方式將燈光間接導出。
2.燈槽的設計有很多種,一般可以設計向下照射,讓光線可導向壁面,打亮墻面與空間;或者向上照射,讓光線導向天花板中間,成為輔助照亮的光源。
3.讓光源以上、下照式的壁燈形態(tài)呈現(xiàn),同樣可讓墻面或天花板獲得柔美的間接光源。
4.選擇上照式或者將光源方向性導向壁面的立燈或臺燈,讓光源不直接照射于需要的平面上,也是間接光源的一種。
本文部分素材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