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一位騎手找到媒體,說要成為美團騎手,必須在一個APP上注冊成為個體工商戶,不然的話,拿不到工資。
9月14日深夜,美團官方微信公眾號發文重申,嚴禁誘導和強迫騎手注冊成為個體工商戶,將進一步完善平臺監管。
餓了么也在此前官博發文到,禁止以任何形式誘導和強迫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轉為個體工商戶規避公用主體責任行為,嚴格遵守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各地有關部門的合規要求。
為何美團此前要求騎手注冊成為個體工商戶呢?
原因在于,近幾年,隨著各項稅收優惠政策逐步收緊、平臺資質審核更加嚴格以及新稅制改革措施陸續出臺,委托征收模式下的“靈活就業平臺”遇到了穩定性問題。而個體工商戶作為我國重要的小微單元經濟體,國家政策給予了持續優惠。由于涉及到相關稅收優惠政策,有很多合作商已經先行和勞動者開啟“個體工商戶模式”。
據了解,“個體工商戶模式”除了存在“四通一達”和外賣行業,還包括恒大、順豐、滴滴、石油、電信等等不同領域的不同企業。
美團看似將成本降到最低,還轉嫁了用工風險,騎手是個體工商戶的話,那么騎手與美團就是企業之間的合作模式,風險共同承擔。
但是這些所謂的騎手“個體工商戶”真的就是“個體工商戶”了嗎?
個體工商戶設立、變更、注銷登記所需材料,其中一個是經營場所證明,騎手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流動送餐,怎么能提供出固定的經營場所證明呢?
只有在當地的工商行政管理機關提供了經營場所證明及戶籍證明之后才能核準頒發營業執照,才是真正的個體工商戶。
而顯然美團騎手的這一群體,大部分是不符合個體工商戶的設定的,那么,騎手與美團之間就不是企業之間的合作關,而是個人與企業之間的合作關系。
為什么美團要將騎手注冊成為個體戶呢,是此前美團相關負責人就明確表示:公司不承擔外賣騎手的社會保障金。與以前一樣,外賣騎手的商業保險還是由外賣騎手每天向平臺繳納2.9元錢。
在這種不直接簽署用工合同逃避企業責任的輿論影響下,美團開始改變策略——注冊個體戶,利用最近國家提倡的靈活就業來做幌子,強制所有美團騎手注冊個體戶來對接平臺。
靈活就業是近兩年因為國內疫情的爆發,國家為了讓企業節省成本,人員實現再就業,鼓勵就業的一種用工模式,出臺了許多政策支持。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月12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將部分減負穩崗擴就業政策期限延長到今年底,確定進一步支持靈活就業的措施。
大多數平臺跟騎手都不會直接簽署勞動合同。美團也不例外。大部分騎手都是跟第三方勞務公司簽署用工合同,所以他們跟平臺沒有直接關系。
這種將外賣業務配送委托給第三方勞務公司的做法一直以來都為人詬病,很多人都紛紛指責這是平臺在逃避責任,故意不給騎手繳納社保,甚至連騎手出現安全事故的時候,平臺也可以不承擔任何責任。
將日歷翻回今年早些時候:“六成以上外賣騎手沒有社保”一度登上熱搜,引起廣泛討論。相關調查還顯示,由于平臺用工方式特殊,往往采用眾包形式,難以按照現行確立勞動關系的有關標準認定雙方為勞動關系,導致包括外賣騎手在內的新就業形態人員無法納入現行工傷保險制度。
因此,美團才會急于轉變此合作方式,將風險轉嫁至騎手身上。
但是,一個好的企業不僅要對贏利負責,更要對自己的員工負責,才能進一步承擔社會責任。如何把商業成功和社會責任結合起來,平衡好追求利潤與社會責任之間的關系,是每一家企業成長過程中不能回避的問題。一個企業如果連基本責任都不想扛,如何能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企業,如何能基業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