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
通訊員 孫旭東、張銘麗
圖/通訊員供圖
9月1日秋季學期開學首日,廣州市黃埔區中小學生開學思政第一課在廣州科學城中學舉行。
航天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航天員大隊首任大隊長申行運帶來“開學思政第一課”,講述“航天員是怎么煉成的”,全區100多所中小學校近12萬師生通過網絡收看收聽。
航天科技進校園百米畫卷慶建黨百年
“中國的航天員不是單項冠軍,而是十項全能,堅定的理想、過硬的技術、強健的體魄、良好的心理,缺一不可。”直播過程中,申行運用生動的話語以及豐富精彩的圖片和視頻,為廣大師生講述了國家是如果萬里挑一地選拔航天員。
在各個收看現場,師生們聚精會神地聽講。真實的故事激發了學子對航天科技的興趣。同學們紛紛表示,要不負時代,不負韶華,努力學習報效祖國。
在廣州科學城中學現場,由100名學生共同繪制“航天放飛中國夢”100米卷軸徐徐展開,慶祝建黨百年,航天專家在卷軸上寄語青少年。不止如此,現場還設置了互動體驗區,學生們親身體驗無人機實操飛行、無人機模擬飛行、科普小衛星總裝調試等科技項目。
結合開學思政第一課的主題,黃埔區還開展了航空航天科普校園巡展,布展涉及全區街鎮共17所學校,全方位呈現中國在航空航天領域的成就。
科技教育出新彩提升學生創新實踐能力
黃埔區教育系統著眼學生科學素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通過開學思政第一課,激發中小學生“為國爭光,為黨添彩”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愛黨、愛國、愛科學的思想情感。今年2月22日春季學期開學時,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主任趙宇亮通過網絡直播為全區近12萬師生帶來納米科技“微科普”,開啟了黃埔區開學思政第一課。
本次開學思政第一課,適逢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啟動“埔閱萬家”百場進基層活動,不僅讓科普項目扎根校園,而且推動“文化+教育+科技”跨領域合作共享新成果。
據悉,黃埔區將科技教育作為教育改革創新舉措之一,全力推進“中小學科技素質教育”特色創建與提升工程,把科技教育貫穿于學科課程、活動課程和育人環境之中,給學生創設舞臺,提高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積極性。今年,黃埔區文化廣電旅游局將把150場閱讀推廣活動配送進企業、學校、社區。
多個新學校啟用黃埔秋季學期展露新氣象
隨著開學思政第一課開講,黃埔區各中小學秋季學期也正式開始。當前,校園防疫是黃埔區教育系統開學工作的重點之一。據黃埔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從四方面入手筑牢防線,確保師生健康。
一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對全區200多所學校進行督查檢查學校返校復課工作,驗收合格方同意師生返校;二是開展返校前核酸檢測工作,48小時內檢測23萬余人次,覆蓋率100%;三是開展疫情防控應急處置演練,錄制標準演練視頻指導各學校學習;四是做好12-17周歲學生新冠疫苗接種工作,目前全區已完成該年齡段學生第一劑疫苗接種4萬多人,第二劑疫苗接種2萬多人。
新學期新氣象。為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秋季學期黃埔區多個新學校陸續啟用。
9月1日上午,廣州實驗中學舉辦開學典禮暨揭牌活動,正式在中新廣州知識城亮相。該校今年新招第一屆初一學生,共設10個班。學校計劃設置90個教學班,其中初中30個教學班,高中60個教學班,容納學生人數4500人左右。8月31日上午,黃埔軍校中學和廣大附中高新區實驗學校正式揭牌,均為區屬全日制公辦學校,黃埔軍校中學共設置48個班,廣大附中高新區實驗學校設置36個教學班。8月27日,廣州市黃埔區教育研究院實驗小學舉行揭牌活動。
廣州實驗中學、黃埔軍校中學、華附黃埔實驗學校、廣大附中高新區實驗學校、黃埔區教育研究院實驗小學、九龍新城安置區配套小學、新僑學校……今年新加入黃埔教育版圖的學校中,有6所區屬中小學校屬于新開辦,1所屬于正式更名新揭牌。總班數將近300個,可容納學生總數超過13000人。新學校的成立不僅增加了學位供給,而且促進了優質基礎教育進一步均衡分配,為黃埔教育發展譜寫新藍圖。(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派
責編 | 陳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