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九月了,進入到九月后,咱們農民地里種植的玉米就要陸續(xù)迎來成熟收獲期了。最近有一位農民朋友拿著一句話問農技小背簍——網上有人說“玉米晚收能增產一二百斤”,那玉米晚收是不是真能增加畝產量?這句話說得到底是真還是假?如果說玉米晚收真的能增產,那我們在什么時候進行玉米晚收最合適?
針對這位農民朋友的疑問,今天農技小背簍就給大家說一說自己的觀點,以便大家能夠找準玉米最高產的收獲及時,讓一季的田間勞作換來最高的玉米產量。
一、玉米早收和晚收哪個產量更高、品質更好?
從玉米的成熟期上來說,玉米的整個成熟過程可以分為乳熟期、蠟熟期、完熟期這三個階段,如果從玉米收獲時籽粒灌漿最飽滿充實、玉米畝產量最高的方面來說,普通種植的玉米(采收秸稈青儲的玉米除外)在進入到完熟期時收獲最容易實現高產,凡是在乳熟期和蠟熟期就收獲的玉米,收獲后的玉米產量都不是最高的。
很多人也許會說,我們不是說玉米晚收能不能增產增收的嘛,你怎么說起了玉米成熟期來了啊!大家要想我說得沒錯,咱們收獲玉米的時間早晚是與玉米的產量密切相關的。
正常情況下,咱們農民朋友在收獲玉米時基本上都是“一家看一家,你收我就收”,大多數都不會按玉米成熟的階段進行合理采收,有的農民看見玉米“假熟”了(部分品種玉米棒穗外面的苞葉變白但玉米籽粒卻未灌漿飽實)或者看見別人家開始收玉米了,自己也就忙忙活活的到地里收玉米,這樣我們盲目收獲的玉米每畝就會白白損失掉一二百斤的產量。因為這時候的玉米還沒有達到籽粒最飽滿充實的完全成熟期(完熟期),采收過早的玉米籽粒就會因為籽粒灌漿時間不夠、籽粒灌漿不充分不飽實、籽粒含水量過多而出現減產。
玉米成熟采收期要想最高產,我們就必須選擇在它充分灌漿、籽粒灌漿飽實時再收獲(完熟期),過早收獲和過晚收獲都是會減產的。根據田間試驗數據表明,玉米從蠟熟期開始到完熟期的這段時間內,也就是玉米棒穗外面苞葉剛變黃白到玉米苞葉完全變枯白松散的這段時間內,我們每推遲玉米采收的時間一天,每1000粒的玉米籽粒重量(玉米籽粒千粒重)就會增加3-5克、每畝玉米大約能夠多增收15公斤左右,除此之外,與乳熟期和蠟熟期采收的相比,在完熟期采收的玉米籽粒中的淀粉含量、蛋白質含量、氨基酸含量等營養(yǎng)物質也就越多,換句更直白的話來說,適當晚收的玉米不僅總產量會更高,而且玉米的籽粒質量品質會更好。
從這一點上來說,玉米早收(在乳熟期或蠟熟期收獲)是會造成一部分減產的,而玉米適當晚收(在完熟期收獲)確實是能夠實現增產增收的,但這個適當晚收必須是限定在玉米從乳熟期、蠟熟期到完熟期的這個時間范圍內。
二、如何準確判斷玉米產量最高的完熟收獲時間?
大家在看到這也許會問:既然你說了玉米完熟期收獲產量最高,那么我們怎么知道、怎么判斷玉米是不是到了最高產的晚熟期呢?判斷方法很簡單,農技小背簍下面就告訴大家怎么去判斷。
判斷標準一:從玉米秸稈外觀上來看,當玉米根基部的葉片變干枯且中下部的葉片已經變黃時,這時候的玉米就基本上是到了最高產的完熟期。
判斷標準二:從玉米棒穗的苞葉上來看,當緊貼玉米果穗的苞葉變得黃白且干枯松散時,這時候的玉米就基本到了最高產的完熟期。
判斷標準三:從玉米的籽粒上來看,當玉米的籽粒變得又硬又亮、用手掐不動也掐不破,并且玉米籽粒上的乳線消失(玉米粒與玉米棒接觸的分解線)且玉米籽粒的根基部(籽粒芯尖處)產生黑色層時,這時候的玉米就基本到了最高產的完熟期。
判斷標準四:從玉米的生長周期上來看,當玉米在授粉后再生長50-55天時,此時的玉米也就基本到了最高產的完熟期。
判斷標準五:在玉米正常成熟采收時間的基礎上再往后推遲個7-10天(大約在9月底到10月初前后),這個時候也就差不多是玉米最高產的晚熟期了,一般適當晚收的玉米每畝能夠增產10-15%左右吧。
大家只要綜合從以上五個方面去判斷,我相信大家對玉米產量最高的完熟采收期就能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綜上所述:過早采收玉米,會因為籽粒灌漿不飽實、千粒重較低而損失掉一部分的產量,我們把玉米的采收期推遲完熟期進行適當晚收的說法,確實是能夠提高玉米產量、促進玉米增產的。但是大家要注意的是,如果玉米過了完熟期還遲遲不采收,那也是會造成玉米減產的,一個原因是玉米籽粒的養(yǎng)分會發(fā)生倒流的問題,另一個原因是玉米在成熟后遇到連續(xù)陰雨的天氣發(fā)生倒伏或霉爛而減產。
點擊上方“關注”農技小背簍 每日了解更多新鮮農業(yè)種植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