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屆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聚焦能源國際合作,通過分論壇形式,我省積極推動煤炭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 本報記者孫榮祥攝
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建設的大同市陽高縣光伏發電項目。 資料圖片
高質量的能源國際合作是實現開放條件下能源安全的必然要求。維護核心利益和能源安全,推動能源革命,深化國際合作,已經成為各國共識。
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能源行業發展面臨新局面。能源領域國際合作短期問題顯現,國際間的合作受到一定影響。但長遠來看,能源領域全球化發展的趨勢、國際能源合作持續擴大的方向,不會因疫情發生根本性變化。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我國新時代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開辟了能源高質量發展新道路。
圍繞能源領域國際合作,山西拓寬視野、著眼長遠、精心謀劃、積極作為。充分發揮在全國能源革命中的示范引領作用,緊跟國際能源技術革命趨勢,有效利用國際資源,持續深化國際能源領域雙邊與多邊合作,能源結構不斷優化。
2020年,在國家對新能源產業發展作出新部署的重要時間節點,“2020能源轉型論壇暨第十屆全球新能源企業500強峰會”在山西太原舉行。活動聚焦政策、市場、技術等領域,多方面、多角度探討能源轉型及新能源發展路徑,正當其時。為進一步推動國內外能源企業與山西本地項目對接,山西省重點能源項目合作意向洽談會同期舉行。洽談會定向邀請各級能源主管部門、能源企事業單位等60余人,就重點能源項目招商引資、投資合作等事宜進行意向洽談,力促山西與省外、國外能源企業通力合作,并取得實質性成效,推動山西能源轉型及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山西努力開創全方位能源國際合作新局面。省領導多次帶隊出訪,山西與德國、法國、美國、葡萄牙等國就能源領域合作進行深入交流,與外國能源企業簽署大批合作協議,在大功率燃料電池應用、燃氣摻氫等眾多領域,通過股權投資、聯合開發、合作生產等多種方式開展廣泛合作,卓有成效。
山西與國際能源署就開展能源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在提高能效、發展氫能、建立合作機制等方面形成高度共識,并聯合發布合作意向聲明。山西成為第一個與國際能源署共同發表合作意向聲明的省份,在能源領域高層次國際合作上邁出新步伐。
山西緊抓“一帶一路”建設重要機遇,出臺全面擴大開放意見,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大力推動能源裝備、技術和服務“走出去”“引進來”。積極與沿線國家對接交流,擴大合作,國際能源等多領域合作齊頭并進,態勢良好。
山西與國際能源巨頭、外國友好省州、知名高校、研究機構的合作更加全面深化,路子越走越寬廣,能源國際合作步伐堅定堅實。
2021年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能源氣候環境”的主題,緊扣能源革命、碳達峰碳中和、生態文明建設等歷史性任務,對我國推動能源革命、應對氣候變化、開展國際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本屆論壇向全世界展示了我國在“能源氣候 環境”領域的重大成就,傳遞中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的堅定信心,發出中國擴大國際合作的權威聲音。對我省深入參與能源國際合作,為全國能源革命提供示范引領,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成功舉辦多屆,已成為山西與世界各國深化交流、加強合作,共同推動能源高質量發展的主力平臺。借力這個高端對話平臺、科技成果發布平臺、國際合作對接平臺,山西與世界各國深入探討、廣泛交流、共同分享全球能源轉型最前沿的思考與實踐成果;與眾多國際和區域組織、各國政府、友好省州的交流合作更加廣泛;與全球能源領軍企業、國外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更加務實。越來越多的國家、國際機構、世界500強企業、知名科研院所高校與山西對接洽談、簽約合作。
山西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國外先進技術、資金,推動能源領域多層次合作。針對國際市場潛在合作對象對省內企業開展能源產能產業合作融資培訓、召開市場分析會;對接國際產能合作重點國家和境外經貿合作區域組織召開投資推介會,向本地企業介紹外國的投資環境、政策等情況,為山西企業“走出去”搭建橋梁。
山西積極優化外資發展環境,建立完善外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加強外資企業及其投資者合法權益保護,為國外資本、產業、技術“走進來”創優環境。
能源領域國際合作,山西持續高效推進,不斷向縱深發展,寬領域、多層次、全產業鏈合作有聲有色。山西大力推動能源裝備、技術和服務“走出去”“引進來”,能源國際合作步履鏗鏘。
“全球使命、中國擔當、山西行動”。山西正堅定擔當歷史使命,匯聚全球智慧,創新發展思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推動能源國際合作共建、共享、共贏。山西正持續深化能源革命綜合試點實踐,為構建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新高地,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實現能源轉型及高質量發展積蓄磅礴力量。
本報記者謝昌民
小知識
1《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
為應對氣候變化,1992年5月9日通過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并于1994年3月21日生效,同日起對中國生效。截至2021年7月,共有197個締約方。
《公約》核心內容是,確立應對氣候變化的最終目標;確立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基本原則;明確發達國家應承擔率先減排和向發展中國家提供資金技術支持的義務;承認發展中國家有消除貧困、發展經濟的優先需要。
為加強《公約》實施,1997年《公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通過《京都議定書》,于2005年2月16日生效,同日起對中國生效;2015年,氣候變化巴黎大會最終達成《巴黎協定》,對2020年后應對氣候變化國際機制作出安排,標志著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入新階段。中國于2016年簽署、批準《巴黎協定》。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
2國家氣候戰略中心
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是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國家級戰略研究機構和國際合作交流窗口。
中心職責包括組織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政策、法規、戰略、規劃等方面研究;承擔國內履約、統計核算與考核、碳排放權交易管理、國際談判、對外合作與交流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工作;開展應對氣候變化智庫對話、宣傳、能力建設和咨詢服務;承擔清潔發展機制項目管理工作;承辦生態環境部交辦的其他事項。
亮點
晉能科技
用高新技術推動產業發展
今年8月份,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宣布,成功與保加利亞領先的EPC公司建立合作關系,為總規模150MW的阿普里爾齊太陽能電站提供20.86MW超高效異質結組件。
晉能科技創立于2013年12月31日,致力于成為全球領先的光伏制造企業和清潔能源提供商。公司始終堅持技術迭代的核心戰略,組建了包含國內外光伏行業專家及優秀人才的運營管理和研發團隊,通過技術革新和精益生產,構建起躋身全球前5%具有技術和成本競爭力的電池、組件生產能力。
近年來,晉能科技的超高效異質結組件不斷收獲海外客戶的信賴,已成為晉能科技打通國際市場的“王牌利器”。目前,銷售足跡遍布全球,已向日本、韓國、澳大利亞、德國、烏克蘭、印度、巴基斯坦、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近30個國家提供高效率、高品質太陽能組件。
晉能科技將秉持“創新、綠色、卓越、高效”的企業精神,堅持技術創新引領產業進步,以更新更高效的技術推動能源結構轉型,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未來,晉能科技將繼續堅持技術迭代的核心戰略,繼續投入研發資源,推動異質結成本進一步降低,以更新更高效的技術推動能源結構轉型。
謝昌民
格盟國際
積極推進綜合能源供應服務
格盟國際作為中國能源類最大的中外合資企業,股東來自“四國六方”。格盟國際以火電為主業,全力培育新能源、水務等新興產業,持續推進產業轉型發展。
火力發電方面,目前控股運營火電裝機1172萬千瓦。積極推進“互聯網+”智慧能源建設,加快“智慧電廠”步伐,實現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新能源方面,聚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施超常規發展新能源。目前運營風電、光伏發電項目88萬千瓦,積極布局“風光水火儲一體化”發展,推動清潔能源繼續發展壯大。水務方面,污水日處理能力34.3萬噸/日,回用能力21萬噸/日,積極提高再生資源利用,推進社會循環經濟發展。科技創新方面,擁有國家地方共建山西省循環流化床機組清潔燃燒工程中心、山西省煤矸石發電行業技術中心、中美能源中心山西研發中心等科研平臺;先后開展低熱值煤分級利用、電熱氣多能聯供、超高溫氣化熔融、粉煤灰綜合利用等重點科研項目。
格盟國際積極推進綜合能源供應服務,強化“冷、熱、氣、水、電”聯供,實現由單一能源供應向綜合服務轉變。積極拓展環保產業,探索提供廢水、廢氣、固廢綜合循環利用治理服務。強化煤礦安全生產管理,降本增效,提高經營效益。發展農業產業,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
張婷
評論
全方位開創國際合作新局面
能源革命、國際合作,已成為世界各國共識。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為我國能源高質量發展把舵定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山西作為能源大省、全國首個能源革命綜合改革試點,國內唯一全省域、全方位、系統性的國家資源型經濟轉型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只有深度參與能源國際合作,才能更好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主動作為,創新合作,共贏未來。世界銀行全球第一個礦碳交易項目——寺河120MW瓦斯電廠,每年可轉讓二氧化碳減排量300萬噸;“四國六方”合作,投資組建全國最大能源類中外合資企業——格盟國際能源有限公司……伴隨著一個個成功案例,我省能源國際合作不斷向縱深發展,充分展現山西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的實力、實績,為開創全方位能源國際合作新局面打下堅實基礎。
加強和創新能源國際合作,必須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我省著力抓好“八個變革、一個合作”,推出一系列變革性、牽引性、標志性重大舉措,特別是出臺全面擴大開放意見、制定實施方案,全面加強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及國際能源機構的合作交流,有力推動我省能源領域開放之門越開越大。事實充分證明,全面深化改革、擴大對外開放,是開創全方位能源國際合作新局面的必由之路。
主動作為,就要堅定不移“走出去”、堅持不懈“引進來”。山西是第一個與國際能源署共同發表合作意向聲明的省份,與德國、法國、美國、捷克、葡萄牙、越南等國家和地區深度交流,促成一大批合作協議簽署;推介埃塞俄比亞、孟加拉、塞爾維亞三國投資環境、政策及海外園區開發運營情況,推動省內企業“走出去”……為我省深化能源國際合作,開辟了順暢通道、搭建了寬廣平臺。
合作有多重要,項目就有多重要。大功率燃料電池應用、燃氣摻氫等項目實施,推動股權投資、聯合開發、合作生產;中外合資企業晉能清潔能源科技股份公司成立,其高效率、高品質太陽能組件實現全球銷售;引進美國空氣產品公司,在山西境內投資3家空氣產品合資企業;太原能源低碳發展論壇成功舉辦多屆……我省能源國際合作之路越走越寬,進行項目合作的國家、國際機構、世界500強企業、知名科研院所、著名高校越來越多,給全省上下以極大信心和鼓舞。
能源國際合作方興未艾,山西與世界距離更近。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更實舉措,大力開展“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落細落實“八個變革、一個合作”,我們就一定能夠奮力開創全方位能源國際合作新局面,爭當全國能源革命排頭兵。
徐補生
(責編:馬云梅、褚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