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復興,鄉村必須振興。市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提質,在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上彰顯更多特色。要做好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提質這道“必答題”,就必須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大力弘揚偉大脫貧攻堅精神,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促進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
農為邦本,本固邦寧。市第十二次黨代會以來,在市委堅強領導下,首府南寧不斷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持續縮小,農村生態環境顯著改善,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發展活力充分激發,農業農村現代化取得重要進展,成為廣西乃至全國鄉村振興的示范。尤為令人振奮的是,市委始終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政治責任和第一民生工程,盡銳出戰精準發力,持續“跟上、盯住、辦好”,實現了貧困縣區全部摘帽、貧困村全部出列、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是全國脫貧人口最多的省會城市,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書寫了中國減貧奇跡的南寧篇章。
我們也要清醒地認識到,打贏脫貧攻堅戰只是完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必須乘勢而上、再接再厲、接續奮斗,扎實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持續加強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落實和完善兜底性政策,持續發展壯大脫貧地區特色產業,促進脫貧人口穩崗就業,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十個強化”措施,加大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鄉鎮、村的支持力度,繼續用好粵桂協作機制,不斷提升脫貧群眾的幸福指數,在新的起點上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提質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具備戰略定力,統籌謀劃,科學推進。要加快推動鄉村產業振興,切實扛穩糧食安全政治責任,做優現代特色農業,實施品牌提升行動,推動現代特色農業園區提檔升級,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深度融合,強化科技興農,建設智慧農業。要大力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優化縣域城鎮和村莊功能布局,推動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和風貌提升,保護好傳統特色村落和鄉村特色風貌,持續改善鄉村生產生活條件,實現縣鄉村公共服務一體化。要積極培育文明鄉風,深入開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創新鄉村治理方式。要持續深化農業農村改革,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穩慎推進農村宅基地改革,完善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政策,全面提升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
美麗的鄉村是充滿希望的田野。要實現推進鄉村振興全面提質的宏偉目標,需要我們付出更多的汗水與努力。全市廣大干部群眾要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和對廣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上來,以更大的決心、更明確的目標、更有力的舉措,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才能繪就更加壯美的鄉村振興新畫卷。
來源:南寧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