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直播帶貨正處于風口上,從吃到穿,從行到住,很多人都習慣一邊看直播一邊挑選性價比高的產品。
可你知道嗎,如果買到不合格的衣物,可能會帶來致癌風險。
一、央視曝光:多款襪子含致癌染料
純棉襪子你買過嗎?作為生活必需品之一,在網上很容易就能買到,甚至很多商家會將一雙襪子作為禮品送給顧客。
然而,號稱“純棉”的襪子,可不一定真的“純”,甚至還有“毒”。
據央視報道,江蘇省市場監管局對95批次網購襪子進行監督抽查,結果發現,其中有16批次的襪子不合格,不合格率為 16.8%,不合格原因包括棉含量嚴重不足、纖維含量不合格、部分染料致癌物超標等。
記者調查發現,一款在某直播平臺銷售的襪子,主播直播時宣稱“襪子是純棉加厚的”。然而,在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的結果顯示,這款襪子不但纖維含量不合格,還甲醛超標,而棉含量僅為65%。
整體抽查結果顯示,部分襪子標注棉含量80%,實際棉含量為0,96%以上都是聚酯纖維;部分襪子標注含再生纖維素纖維,實際上其含量為0。
不過,比起棉含量和再生纖維素纖維不合格,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超標帶來的危害更嚴重。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一種由可致癌芳香胺合成的染料,俗稱禁用偶氮染料。
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長期與皮膚接觸,會被皮膚吸收、擴散,分解產生多種致癌芳香胺。在活化作用下,它能使細胞的DNA結構發生改變,誘發癌癥。
與甲醛相比,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危害更大。甲醛有刺激性氣味,易溶于水,新襪子經過清洗就能清除大部分的甲醛。但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無色無味,不易溶于水,從外觀上完全無法分辨。
檢測公司工程師吳浩表示,這個物質很難被洗掉,穿著時可能通過皮膚、呼吸道、腸胃道進入人體,富集后可能致癌。
二、穿、戴產品成不合格“重災區”
人靠衣裝,對于愛美的人來說,每次換季都覺得衣柜里的衣服配不上自己,又開始琢磨著買新衣服。然而很多人都不知道,我們日常穿戴服裝、飾品,竟是輕工產品質檢不合格的“重災區”。
據統計,2020年國家及各省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共抽檢輕工產品21862批次,包括休閑服裝、玩具、口罩、旅行箱包、毛巾、飾品等。其中,共有3262批次不合格,總體不合格率達15%。
資料顯示,2020年市場監督抽檢不合格率排名前十的品類分別為:
運動頭盔,不合格率81%;口罩,不合格率37%;兒童及嬰幼兒服裝,不合格率29%;雨具,不合格率25%;鞋類,不合格率24%;旅行箱包類,不合格率20%;家具類,不合格率19%;休閑服裝類,不合格率15%;玩具,不合格率14%;童車,不合格率14%;以兒童服裝為例,產品抽檢的關鍵指標包括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芳香胺染料、染色牢度、重金屬含量、纖維含量和拉帶等安全性能。
三、襪子如何挑選?
為了避免買到不合格的襪子,在挑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看材質
不同材質的襪子有不同的特點,要選擇適合自己、穿著舒適的襪子。
2、觀察外觀和材質
看襪子上的標志,比如商標、廠名廠址、成分標志、洗滌說明、合格證、執行標準編號等是否齊全。一般來說,合格的襪子是標志齊全、規范的。
3、聞氣味
聞一聞襪子的味道,看是否有一股刺鼻味,如果有,可能甲醛或者PH值超標;如果貯存不當,會有一股霉味。
想不到選一雙小小的襪子也有這么多講究,雖然現在買襪子很方便,但種類也越來越多,五花八門,為了避免掉坑,我們要擦亮雙眼,學會辨別。
#健康明星計劃##謠零零計劃#
參考資料:
[1]曝光!你穿的襪子,可能含致癌物質?純棉襪幾乎不含棉,這些牌子上榜,央視財經,2021-08-23
[2]2020年國內消費品市場監督抽檢分析,華測檢測輕工及玩具,2021-01-25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