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拜登信誓旦旦地強調,“會將所有傷害過美國的恐怖分子繩之以法”。
在呼吁美國上下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挑戰的時候,拜登似乎忘了另一件事——在阿富汗、伊拉克和敘利亞人看來,美國同樣是導致中東和中亞混亂的“罪魁禍首”。
這不由得讓全世界疑惑不已:為什么美國就不能換位思考?
莫非在美國看來,敘利亞的斷壁殘垣、阿富汗的千瘡百孔,難道就是理所當然的?
難道世界就應該“順理成章”地替美國承擔代價?
關鍵時刻,普京出招了,這一次俄羅斯使出了四板斧。
第一板斧,痛斥美國“扣押阿富汗資產”。9月10日,聯合國表示,阿富汗資產被凍結之后,阿富汗經濟將每況愈下,數百萬阿富汗民眾將因此過上貧困和饑餓的生活,必須讓資金流入阿富汗,以防止阿富汗走向崩潰。
對于聯合國“明里暗里譴責美國”的發聲,俄羅斯表示支持。俄羅斯強調,阿富汗的外匯儲備始終是阿富汗的,應該被用于阿富汗,而不是被當成威脅和束縛阿富汗的武器。
在這之前,普京曾多次表示,美軍及其盟友撤離阿富汗后,新的危機很快就會產生,俄羅斯不想看到中亞陷入混亂,也希望難民危機能得到解決。
普京強調,美軍在阿富汗的20年,并沒有為當地帶去穩定和繁榮,反而讓無數的阿富汗人流離失所,美國應該為此承擔責任。
對阿富汗民眾而言,俄羅斯的仗義執言,的確是不可多得的好消息。當然,美國聽不聽就是另一回事了。
第二板斧,召見美國大使沙利文。9月10日,俄外交部傳喚了美國大使沙利文,俄羅斯義正言辭地強調,美國巨頭違反了俄羅斯法律,且涉嫌干涉俄羅斯內政。
俄羅斯表示,美國試圖介入俄羅斯杜馬選舉,還打算用“不恰當的競爭方式”遏制俄羅斯,莫斯科正在對西方失去信任。
俄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強調,已有充分跡象表明,納瓦利內得到了德國和美國資助,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正在費盡心思地干涉俄內部事務。
不出意外的話,召見美國大使只是普京反制的開始,如果美國繼續肆意妄為,俄羅斯必然還會有新舉動。
第三板斧,堅持去美元化,直接瞄準美國軟肋。9月11日,俄羅斯宣布,“北溪2”已全部完工,不久后就能投入使用。
就目前看,俄歐之間的確存在“難以調解”的沖突,但這不意味著俄歐沒有合作。在“去美元化”與挑戰美元霸權這件事上,法德俄羅斯是強強聯合的關系。
普京馬克龍很清楚,當下,美元霸權仍然一枝獨秀,而歐元是最有實力與美元分庭抗禮的貨幣,如果俄羅斯伊朗等產油國支持歐元,美元與石油結算掛鉤的局面,就會被逐漸打破。
“北溪2”完工后,俄歐之間的能源貿易合作,大部分都會使用歐元結算,且俄伊已加入英法德推出的INSTEX結算機制。
對美國而言,“北溪2”的完工,無異于一個晴天霹靂,這意味著美元霸權遭遇沉重打擊,同時還會影響美國對于歐盟能源的控制。
“北溪2”之所以能順利完工,離不開普京的力主。拜登執掌美國之后,美國沒少就“北溪2”制裁俄羅斯,但最后都沒有撼動普京的意志。
第四板斧,在軍事領域繼續硬剛美軍。出兵敘利亞也好,力挺伊朗也罷,又或者是為緬甸軍方提供大批俄式武器,哪里有美軍煽風點火的影子,哪里就有俄軍與之較量的存在。
難以想象,如果沒有普京壯士斷腕式的出招,世界局勢會變成什么樣。
普京表示,用不了多久,“薩爾馬特”洲際導彈、“鋯石”高超音速導彈、“海燕”核動力巡航導彈,都將正式列入俄軍。
這三樣武器,每一個都是“摧毀華盛頓不在話下”的先進武器,的確讓美國倍感頭疼。
某種程度上,恰好因為擁有這類武器,俄羅斯才有底氣去美元化,如若不然,俄羅斯很可能面臨伊拉克、敘利亞和利比亞的局面,因為美國絕不允許美元霸權被終結。
唯有終結美元霸權,世界才會迎來真正的穩定與繁榮,但這注定是一個曲折反復的過程,因為美國實力仍然強大,且國際局勢充滿了變數。
且看美國接下來怎么出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