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為民營經濟搭建良好的發展平臺,讓企業辦事更加方便、更加順暢。根據無極縣政企溝通聯席會議安排,無極縣開發區研究制定了支持皮革園區內皮革企業擴產升級的一系列舉措,重點是實現“六變”:變被動式審批為主動式服務;變賣為租;變外遷為回流;變零為整;變分散存放為集中統一管理;變廢為寶。
變被動式審批為主動式服務。對入駐皮革后整產業園的所有皮革企業,落實優惠政策并優先申請遷改資金,安排專人領辦代辦手續,落實不見面審批,開辟行政審批“綠色通道”,爭取入駐企業全部納入正面清單管理。
變賣為租。按照協議規定,協昌公司將全面接管園區第壹期中信皮革園,目前,十棟廠房已建設完成,共有39家后整企業達成入園意向,能大幅減輕企業現金流壓力。
變外遷為回流。皮革行業轉型升級前全縣共有皮革后整企業342家,其中,打算在中信入園的29家,在博通慧谷入園的10 家,已外遷的9家,經過開展對話會,近期準備回遷的1家,還有3家正在考慮。
變零為整。摸底排查出20000平方米閑置廠房,170畝閑置地塊,幫助星亞皮革、名揚皮革、大頭皮革和圣帝朗德皮革等五家皮革公司,按流程辦理了入園手續,瑞得富等4家企業正在園區內零散地塊辦理項目占地手續,有效提高了園區內土地利用率。
變分散存放為集中統一管理。將幾個皮革公司的毛皮庫外遷,安裝降溫設施、積濾液收集裝置和脫鹽設備,統一存放、管理。有利于降低園區臭味排放以及皮革污水的氯離子和脫鹽的處理難度;增加進口毛皮集中檢疫的頻次和力度,減少工作人員感染新冠疫情的機會;蕞大程度利用廠房空間,實現增產增效。
變廢為寶。皮革生產過程產生削勻藍皮絲、磨革粉和皮塊均屬危廢。目前開源公司將皮革削勻藍皮絲熬制生產工業膠,并引進了上海盛弘公司低溫裂解技術來進行處理殘渣;萬森皮革公司利用削勻產生的藍皮絲、磨革粉進行工業蛋白粉和含鉻鞣劑的生產;皮革污泥、碎肉塊、動物毛,準備引進國泰污泥發電技術解決此問題。這樣一來既解決了環保問題,又帶來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實現皮革廢棄物變廢為寶循環利用。(記者張曉穎 實習生任舒瑜 通訊員甄建坡)
石家莊日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