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確保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是“十四五”時期乃至未來長期工作重點。在全球碳減排趨勢下,“3060雙碳”承諾是華夏對全球應對氣候變化進程得實質性貢獻。紡織行業是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得支柱產業、解決民生與美化生活得基礎產業、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得優勢產業,實現低碳發展勢在必行又任重道遠。
10月11日,由華夏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華夏紡織工業聯合會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促進委員會、社會責任辦公室共同承辦得“匯聚行業力量,推進雙碳行動”——2021華夏紡織綠色發展大會在上海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何亞瓊,華夏紡聯黨委書記兼秘書長、環資委主任高勇,華夏紡聯副會長、環資委常務副主任孫淮濱,華夏紡聯原副會長楊東輝,China發展改革委產業司原巡視員賀燕麗,工信部消費品司副處長縱瑞龍,華夏紡聯產業部主任華珊、產業部副主任兼環資委辦公室主任程晧,華夏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所所長李博洋,華夏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兼流通分會常務副會長張海燕,華夏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華夏針織工業協會副會長張希成,華夏毛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劉丹等領導,以及來自華夏各地得紡織行業可能學者、科研院所、紡織企業、感謝等各界代表200余人齊聚上海,共同探討紡織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路徑,共話“十四五”高質量發展愿景。本次大會由孫淮濱主持。
孫淮濱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華夏宏觀經濟進入了一個全新發展階段,“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是新發展階段得主基調,高質量發展是新發展階段得主旋律,科技創新和低碳綠色發展是新發展階段得主動力。在China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導向下,紡織行業將繼續以“科技、時尚、綠色”為發展定位,構建和完善綠色低碳循環發展體系,不斷匯聚行業力量,積極推進雙碳行動。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司司長何亞瓊在致辭中充分肯定了紡織行業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落實雙碳目標等方面得主動擔當和積極作為。他提到,在國內外政治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以及資源環境約束等壓力下,華夏紡織如何推動產業鏈向中高端邁進,推進落實“三品”戰略,擴大紡織優質產品供給,是紡織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過程中要著力解決得問題。何亞瓊對紡織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四點要求,一是堅持創新發展,紡織行業要與前沿科技、核心技術、傳統文化、時尚生活等全面融合;二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在新型纖維材料研發、高端技術裝備制造、全流程智能化管理等方面補短板,培育有核心競爭力得龍頭企業;三是推動綠色低碳循環發展,要加強全產業鏈清潔化轉型,深入推動產品綠色設計,將資源能源節約、循環發展理念貫穿于紡織產品全生命周期過程;四是希望華夏紡聯利用好綠色發展大會平臺,凝聚各方力量,推廣綠色理念,加強國際合作,為紡織行業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提供有力支撐,貢獻更大力量。
華夏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在致辭中表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得千年大計,華夏力爭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是基于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得責任擔當作出得重大戰略決策,對于推動紡織行業全面綠色低碳轉型和夯實可持續紡織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實現高質量碳達峰是當前行業落實雙碳目標得首要任務,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是行業落實雙碳目標得重要手段,促進產業綠色轉型是行業落實雙碳行動得直接動力。他表示,在行業層面推進雙碳行動時,應秉持科學和開放態度,引導更多力量廣泛參與,要從長遠考慮,系統分析、逐步推進、落到實處。對于如何穩步推進雙碳行動,高勇提出,一是要穩步推進雙碳目標得落實,在這個過程中,要警惕“口號減碳”、“概念減碳”、“激進減碳”等現象;二是在設定雙碳目標時,避免出現碳達峰易、碳中和難得情況,要在充分考慮經濟社會發展、市場需求、科技進步等基礎上,預測不同時間節點得碳排放量,提前規劃制定行業減碳方案;三是加強碳排放核算方法研究,應充分研究行業、企業、項目、產品等各層面得碳核算方法,加強碳排放數據獲取和質量可靠性路徑研究;四是持續國內碳交易和國際碳稅實施進展,在國際產能合作及紡織品服裝進出口貿易上,做到提前預判,做好充足準備,以應對未來行業可能遇到得碳稅相關問題。
工信部賽迪研究院消費品所所長李博洋做《碳達峰碳中和與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主題報告。他詳細介紹了碳中和推進得全球概況、華夏雙碳目標與影響、碳達峰背景下“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政策。推動工業碳達峰碳中和必將帶來重大歷史機遇,李博洋認為,工業應力爭高質量達峰,為碳中和奠定基礎。首先從戰略層面要高度重視,抓緊研究制定本行業或企業碳達峰、碳中和時間表和路線圖;充分厘清碳排放可能嗎?責任和相對責任,行業企業在發展布局時要充分評估所在地域得雙碳要求;要加快建立基于LCA理論與方法得資源環境影響數據庫,建立產品綠色設計平臺和綠色供應鏈管理體系;加強技術創新和綠色化改造,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等。
華夏紡聯產業部主任華珊對《紡織行業“十四五”綠色發展指導意見》進行了深入解讀,《意見》要求在夯實紡織可持續強國基礎上,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產業體系,提出了四項發展目標,五項重點任務,以及推動開展節能減碳、清潔生產水平提升、水效提升、污染防治、資源綜合利用、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生態文明宣傳引領等7項重點工程。
華夏紡聯產業部副主任、環資委辦公室主任程晧簡要介紹了紡織行業推進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框架方案??蚣芊桨赣涩F狀和形勢、發展目標、重點任務、碳達峰實施路徑四方面內容構成??蚣艽_立了以碳達峰碳中和帶動紡織行業全產業鏈綠色發展得主導方向,提出加快建立和完善低碳標準與評價體系,加強節能低碳技術創新,推動行業綠色改造升級,推進低碳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緊跟China碳達峰時間表,確保2030年前實現高質量達峰。
華夏紡聯社會責任辦公室主任閻巖在華夏紡織服裝行業“雙碳”先鋒實踐主題報告中,就行業可持續發展公共治理、應對氣候變化創新行動、時尚氣候行動峰會、華夏可持續時尚周、華夏紡織服裝行業全生命周期評價工作組、華夏品牌氣候創新碳中和加速計劃(30?60計劃)等作了全面介紹。
在華夏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副會長孫淮濱等領導見證下,華夏紡織工業聯合會環資委辦公室主任程晧、華夏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世界自然基金會上海區域主任任文偉、廣東前進牛仔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宗文、河南中大恒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子恒、常州市宏大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顧仁、德意佳機械江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好俊、上海清寧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寧波大發化纖有限公司總經理錢軍等代表行業協會、紡織企業,共同發起紡織行業綠色低碳發展倡議。
華夏棉紡織行業協會副會長鄭潔雯在發言中指出,華夏紡紗產能和織布產能穩居世界前列,中高端紗布產品得全球市場份額不斷擴大,裝備水平和產品質量也不斷提升,成為全球紡織產業鏈、供應鏈中不可或缺得重要一環。站在新起點,華夏棉紡織行業協會將與棉紡企業戮力同心,責無旁貸,積極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為紡織行業達成“雙碳”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11日下午,與會代表圍繞紡織行業雙碳行動開展深入交流。華夏紡聯產業部副主任、環資委辦公室主任程晧,華夏紡聯環資委綠色標準項目負責人張中娟,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負責人王琳,西門子艾聞達管理業務合伙人張正、上海清寧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廣東前進牛仔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宗文、工信部電子五所環境與綠色發展中心主任姜濤、GEOX亞太區品牌傳播總監邵惠賢、河南中大恒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子恒、常州市宏大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顧仁、德意佳機械江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好俊、日綜(上海)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王婷等12位嘉賓,從行業管理、企業經營、技術裝備、解決方案等層面分別做了精彩得主題演講。
華夏紡聯產業部副主任、環資委辦公室主任程晧
華夏紡聯環資委綠色標準項目負責人張中娟
華夏紡聯環資委資源綜合利用項目負責人王琳
西門子艾聞達管理業務合伙人張正
上海清寧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董事長楊波
廣東前進牛仔布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王宗文
工信部電子五所環境與綠色發展中心主任姜濤
GEOX亞太區品牌傳播總監邵惠賢
河南中大恒源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金子恒
常州市宏大電氣有限公司董事長顧仁
德意佳機械江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好俊
日綜(上海)信息系統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王婷
華夏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紡織行業分會、華夏紡織經濟研究中心、世界自然基金會(瑞士)北京代表處作為大會支持單位,廣東前進牛仔布有限公司、河南中大恒源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市宏大電氣有限公司、德意佳機械江蘇有限公司、上海清寧環境規劃設計有限公司作為協辦單位,給予了大力支持。
同期,由華夏紡聯環資委、綠色紡織界、時尚造物共同發起得2021 Green Challenge可持續時尚大賞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云端”上演。
文| 本報感謝 張貴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