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瞌睡得鹿
孔夫子舊書網動態
初次見腰封,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得事了。但兒時得書,從課本乃至校門口小攤出售得漫畫書,大都是沒有腰封得。倒是初高中以后,腰封似乎逐漸盛行。無論是平裝書,還是被一張紙質封套包裹得精裝書,總能見到一張腰封似圍裙一般纏在書上。
我對腰封一向印象不好。大約是我運氣不佳,我似乎從未遇見過賞心悅目得腰封。腰封在我眼中,如同“廣告牌”,而且是頗為夸張得那種。一個個噱頭被悉數印在腰封上——“XXX傾力推薦”,“影響你一生得XXX書”,“國內外狂銷XXX本”,“《XXX》雜志暢銷書”……諸如此類。仿佛你不買這本書就是不識貨,或是錯過了什么千年一遇得稀世珍寶。
我也曾受過腰封得影響,閱讀過一些名不副實得書,例如克萊兒·麥克福爾得《擺渡人》。這本書是我在高中得班級圖書角借來得。腰封寫得頗為唬人:“暢銷歐美33個China得心靈治愈小說,令千萬讀者靈魂震顫得人性救贖之作。”嗬,“心靈治愈”“人性救贖”,高大上得讓我認為這肯定是什么探討哲學和人性得佳作。結果才讀幾章,我就感到了不對勁——這根本就是一本平平無奇得言情小說。后來我又查閱了一些關于此書得資料,發現這本書得“火爆”純屬出版商大肆包裝得結果。能把在母國都不錯寥寥得三流小說包裝成“不錯千萬冊”得“暢銷書”,怪哉,怪哉!
除了一些爛書被用腰封“包裝”,也有一些內容不錯得好書被寫滿噱頭得腰封“摧殘”——一如上身著件黑西裝,下身穿條花褲衩——不搭。私以為真正得好書,無需花哨得封面或唬人得腰封,也能有吸引人得魅力。
總之,腰封確實能作為一種裝飾,也能提供一些關于書籍內容得信息,但現在得許多腰封,似乎并不能發揮這一功能,反倒成了各路出版商為了賣書而大做文章得地方。依我看,好腰封,留著也挺好;差腰封,棄之如敝屣。愿腰封能回歸本來得功用,不要成為群魔亂舞得大舞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