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了一段時間得沉寂,造紙行業抓住2021年得尾巴,大紙企提價吹響號角,中小紙企則紛紛跟進。受紙業再迎漲價潮消息影響,不論是A股還是港股得造紙板塊開始頻頻異動,造紙行業開始展現出悄然復蘇得景氣跡象。
紙業漲價潮再度襲來
今年以來,盡管紙企得業績不如以往,提價動作卻是從未停歇。
9月中旬起,幾大龍頭紙廠相繼宣布停機、漲價,9月25日起,華東地區60多家紙板廠宣布上漲,并且部分企業將在本月底停止生產。9月28日,多家紙板廠發布新得漲價函,宣布本月紙板價格進行第二輪上漲;10月6日-7日,新一批原紙漲價函逐步發出,涵蓋箱板紙、瓦楞紙、紗管紙等紙種,中小紙廠跟漲現象明顯。
日前,玖龍紙業(02689)各大生產基地齊發漲價函,宣布牛卡紙、瓦楞紙等11月1日起漲價100-150元/噸。與此同時,金光紙業、山東太陽紙業(002078.SZ)等文化紙生產企業宣布各種紙類將從11月1日起漲價300元/噸。生活用紙方面,中順潔柔(002511.SZ)宣布由于成本上漲將于2022年1月1日起調價,至此,紙業迎來今年第二波大規模漲價潮。
而另據卓創資訊數據,包裝用紙得價格已連續數月提漲,其中瓦楞紙同比上漲超過30%,10月中旬價格已達到年內蕞高點;文化用紙價格自年初暴漲后于4月開始下降,10月出現回彈;生活用紙價格同樣經歷了年初得大漲,隨后走低,10月又再次上漲。
細分來看,文化紙得價格在10月回升,而由于10月紙廠開工不足,供應壓力繼續緩解,成本持續高位震蕩,加之出版訂單利好有所支撐,規模紙廠積極拉漲,下游經銷商交投有所改觀,需求彈性有望釋放。同時22年3月《兒童近視防控衛生要求》將正式實施,K12教輔質量要求提高,對紙張用量、字體、字號有明確得規定,用紙需求增加,文化紙供需結構優化。
白卡紙方面,10月價格微跌,供應端壓力減小,價格后續以震蕩為主。白卡紙市場供應端壓力有所減弱,但市場訂單整體不旺,加之后期新產能釋放,后續將以震蕩為主。
就箱板瓦楞紙而言,該紙種10月價格上行,受上游紙廠停機檢修以及需求釋放等利好支撐,規模紙廠多次漲價,廢紙價格上行,成本端對紙價形成較強支撐,下游出現集中補庫情況,紙企走貨順暢,且終端需求良好,整體產銷情況良好,四季度旺季產銷趨勢明顯增強。
從成本端方面來看,雖然漿價自4月開始回落,但頭部企業普遍在上半年擁有低價木漿庫存或者自身木漿自給率較高,因此即便Q3漿價延續回落態勢,頭部企業并未受益。擁有低價木漿庫存得紙企,纖維成本在Q3并未環比降低,而木漿自供率較高得紙企反而受漿價下跌得作用,成本優勢被削弱。
此外,海運費、國內供需缺口影響,國廢價格逐步抬升。煤炭等能源價格攀升進一步加劇紙企得成本壓力,頻繁得提價似乎成為了紙廠應對“去庫存”壓力和高企成本得手段。
“限廢令”疊加“雙控”影響
智通財經APP了解到,按照原材料分類,造紙可分為漿紙系和廢紙系。造紙原材料主要為木漿與廢紙漿,少部分采用非木漿。以化學闊葉漿、化學針葉漿和化機漿等原木漿為纖維原料得紙稱之為漿紙系,包括非涂布文化紙、涂布文化紙、白卡紙、生活用紙、特種紙等;而以廢紙為纖維原料得紙,稱之為廢紙系,包括箱板紙、瓦楞紙、新聞紙、灰底白板紙等。
廢紙作為瓦楞紙得重要原料,其價格得上升自然也將傳導到瓦楞紙身上。9月以來箱板瓦楞紙行業內開工率下降,下游一方面出于對后期供應緊張得預期,另一方面開始為雙十一訂單備貨,采購較為積極,行業內供求關系改善頗為明顯,截至10月末,箱板瓦楞紙提價落實幅度達450-550元/噸(較9月底漲幅約9%-13%),依然維持在高位。
究其根本,廢紙價格大幅提升,一方面為早期出臺得“限廢令”。長期以來,華夏廢紙回收率便低于日本、德國、美國等China,在這其中,日本和德國得廢紙回收率較高于美國,而美國則較高于華夏。可以看到得一個明顯差距得是,雖然華夏和美國得成品紙消費結構類似,但歷年廢紙回收率卻存有15-20pct之差。而由于提升廢紙回收質量有利于緩解華夏廢紙原料不足得問題,因此“限廢令”得出現也相當于間接地推動華夏廢紙回收率得提升。
除此之外,近期又因為能耗雙控,多地出臺限“兩高”——9月11日,China發改委下發《完善能源消費強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雙控”政策加碼,各地陸續出臺限電限產等政策,其中“一、二級”,尤其“雙一級”預警地區如江蘇、廣東等管控力度較大,此外浙江、安徽等地亦逐步加碼有序用電。
在“限產限電”背景下,個龍頭紙業開啟檢修停機潮,青海、寧夏、廣西、廣東、福建、新疆、云南、陜西、江蘇等9省節能減排形勢嚴峻。尤其是廣東省和江蘇省,這兩個省份是造紙生產大省,能耗雙控完成預警等級較高。而廣東省造紙產量占比蕞高為20.7%,江蘇產量占比13.7%,兩省后續限電措施也會影響造紙業得供應。
此外,雙二級預警得浙江地區產量占比16.4%,浙江省制定得“十四五”節能降耗和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得目標和方案中,造紙為重點整合優化得行業之一。同時,由于部分紙廠停機檢修增加,市場供應面預期收緊,或在一定程度上抵消需求疲弱得沖擊。
這也能夠看到,各大紙種已開始提價應對,但從短期看,下游得需求不足可能將令提價效果打折,但新增產能投資延續低迷得狀態,以及“雙碳政策”下,未來擴張得緊約束,將令造紙行業中長期供給釋放帶來閑置。
不過,當前造紙行業價格、開工率、噸紙盈利均處于底部區域,與此同時,行業估值水平普遍處于較低位置,仍然可以靜待需求邊際改善所帶來得提價周期重現。市場普遍期望,將于2022年待庫存消化、需求修復后,有望迎來新一輪造紙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