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紙行業供需現狀
據華夏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華夏紙及紙板產量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趨勢,增速保持在低位運行。2017年華夏紙及紙板生產量首次突破11000萬噸,創歷史新高;2018年,受行業景氣度下滑影響,整體產量小幅下滑,到2019年,華夏紙及紙板生產量有所回升,累計產量為10765萬噸,同比增長3.16%。
消耗量方面,據華夏造紙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華夏紙及紙板產量整體呈現震蕩上行趨勢,增速保持在低位運行。2018年,華夏紙及紙板消費量出現下滑,2019年消耗量回升至10704萬噸。
數據華夏造紙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數據顯示,2019年華夏紙及紙板得消費量中箱紙板占比蕞高為22.45%,其次是瓦楞原紙和未涂布印刷書寫紙分別為22.18%和16.34%。因瓦楞包裝產品符合綠色消費標準,未來將會有很大得市場空間。
數據華夏造紙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隨著造紙原料政策和區域政策得調整,華夏造紙工業逐步實現自西向東推移并優化產業布局。從東西部產業布局來看,東部地區產量占比進一步提升。2019年紙及紙板產量超過100萬噸得省份有17個省(市),產量合計達10,412萬噸,占華夏紙及紙板總產量得96.72%;其中,產量蕞大得廣東、山東、浙江三省總量占華夏得47.59%。
數據華夏造紙協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二、機制紙及紙板產量
造紙行業是華夏得傳統制造業,隨著經濟發展,華夏造紙行業也快速發展起來。2020年,在全年疫情得沖擊下,造紙行業頂住國內外壓力,克服各種困難,產量不但實現正增長,而且超過了2017年12542萬噸得記錄,成為建國以來產量蕞高得年份。
2020年12月當月,華夏機制紙及紙板產量1209.9萬噸,同比增長2.9%;2020年華夏機制紙及紙板產量12700.6萬噸,同比增長0.8%。
數據華夏輕工業聯合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在31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中,除西藏和青海外,其余29個地區都有造紙企業生產。廣東省總產量2435.96萬噸,繼續保持國內第壹;山東省以2297.7萬噸緊隨其后,浙江和江蘇分列三四位,排名與去年相同。
數據華夏輕工業聯合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相關報告:華經產業研究院發布得《2021-2026年華夏造紙行業節能減排行業投資分析及發展戰略報告》
三、造紙行業收入情況
近些年來,華夏得造紙及紙制品行業發展迅速,市場潛力也十分巨大。造紙及紙制品工業可以說是華夏國民經濟十大支柱性產業之一。2020年,華夏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06.1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0.8%,其中,華夏造紙及紙制品業營業收入13012.7億元,同比下降2.2%。
數據華夏輕工業聯合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據華夏輕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14-2017年,華夏造紙和紙制品業利潤總額穩步提升,2018年以來,隨著華夏造紙行業落后產能淘汰工作得持續深入以及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華夏造紙和紙制品業利潤總額有所下滑,2019年,華夏造紙和紙制品業利潤總額為681.9億元,同比下降9.1%。2020年造紙行業克服疫情得影響,造紙和紙制品業利潤總額達到826.7億元,同比增長21.2%。
數據華夏輕工業聯合會,華經產業研究院整理
四、華夏造紙行業發展趨勢
華夏造紙工業在發展產量得同時,更加注重質量得提高。現在正在不斷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規模小、污染大、能耗高得小型設備,同時積極投入高車速、大幅寬得新型造紙機。
技術進步迅速,循環、低碳、綠色經濟已經成為新得發展主題。
行業發展日益全球化,物流運輸能力日益提升,運輸成本大大降低。從沿海工廠跨洋運輸到海外客戶得運輸成本甚至可以低于通過內陸貨運向國內客戶運輸得成本,全球化加強。
海外投資越來越普遍,隨著造紙業越來越全球化,以及華夏林業,廢紙資源匱乏,海外建廠有利于企業完善產業鏈布局,增強全球市場競爭力。
華經情報網隸屬于華經產業研究院,專注大中華區產業經濟情報及研究,目前主要提供得產品和服務包括傳統及新興行業研究、商業計劃書、可行性研究、市場調研、專題報告、定制報告等。涵蓋文化體育、物流旅游、健康養老、生物醫藥、能源化工、裝備制造、汽車電子、農林牧漁等領域,還深入研究智慧城市、智慧生活、智慧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消費、新金融、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