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巡查發現南熏大廈斜對面有異常煙氣排放,請前往排查管控。”
“視頻巡查發現西壇巷西、迎新街及體育場東面多處居民散燒,請加強管控。”
……
在汾陽市智慧環保數字中心得指揮室里,工作人員將捕捉發現得污染事件及時移送至各相關部門,10余分鐘后,數字中心便接到已經處理完污染事件得反饋。
11月23日,“美麗山西 全民行動——可能行”走進汾陽市智慧環保數字中心,看著環境問題得快速處理,處理過程可監控、全程可追溯,以及環境執法從過去得“拉網式”排查轉變為“點穴式”監察、“靶向性”治理得改變。
對此,汾陽市智慧環保數字中心負責人李飛雄表示,中心自2020年初運營以來,通過環境空氣質量和水環境質量自動監測服務,河道、污染源、機動車尾氣遙感和視頻監控服務,能力建設服務,分析與運維服務以及智慧環保綜合管理與分析應用平臺九大模塊,打造空天地一體化環境感知監測物聯網系統。以此,實現對空氣、水質、道路揚塵、秸稈焚燒、工況等各項環境數據、視頻監控得采集接入。
“正是由于對生態環境數據得采集、整合、分析和研判,大氣治理有了明顯改善,汾陽市河流斷面全部退出劣五類水質,2020年全年二級以上優良天數為209天,比2019年同期相比上升9.4%,增加了18天。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等污染物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12.3%、18.0%、41.0%、13.6%、13.3%,下降率均位于全省前列。截至2021年9月30日,這些污染物又較去年同期下降了一個新臺階。”李飛雄說,空氣質量得改善離不開立體式、高密度得“大氣環境監控網絡”。截至2021年6月,數字中心平臺給出得管控建議,發布得企業預警,發現得散燒問題、工地問題及企業無組織排放問題共上萬次。
李飛雄表示,大數據與環保治理深度融合,是呂梁市在大數據產業發展中得又一探索。通過建成得無人機河道巡查系統,河湖治理、河道管理實現數字化,5G+三川河流域河道、大氣污染源、黃河生態綜合治理、森林防火等監測監控平臺。呂梁市區空氣質量連續3年在汾渭平原11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壹,是京津冀2+26城市和汾渭平原11市中率先達到China二級標準得城市。
可能組成員張培華表示,汾陽市高度重視生態環保工作,站位高遠、超前謀劃、舍得投入,建設了綜合管控平臺,初步建成“智慧環保”系統。運用大數據、物聯網、5G技術,對水、氣系統進行管控。提高了工作效率,為污染物追根溯源、過程解析、精準控污起到了非常重要得作用。建議利用現有得GIS等進一步豐富平臺內容,可以把固廢得精準管控,區域能源管理以及區域碳排放、碳吸收、碳資產管理納入該系統,進一步用人工智能分析得方法取代人員監視分析判斷。由政府主管部門與該平臺融為一體辦公,進一步提高政府各部門及領導得重視,使該系統成為政府決策不可缺少得技術手段,成為人民群眾關心不可缺少得技術途徑,進一步發揮該平臺在生態環保監視分析決策過程當中得作用。
山西省生態環境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