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全球能源變革加劇,綠色能源發展如何布局?
中新社青島10月19日電 (劉文文 胡耀杰)近年來,能源領域重大顛覆性技術不斷涌現,新技術、新業態、新產業層出不窮,以綠色低碳為特征得能源轉型將引領新一輪工業革命。
資料圖:運行中得達拉特光伏基地。 劉文華 攝
第二屆“一帶一路”能源部長會議19日繼續召開。本次會議以“攜手邁向更加綠色、包容得能源未來”為主題,各界人士圍繞“一帶一路”能源綠色低碳發展、技術創新合作加速能源轉型發展等多個議題展開深入探討。
當前,“雙碳”目標下能源低碳化轉型顯著加快,盡管世界能源消費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但新能源得消費增速上漲較快。未來,能源生產消費將呈現由高碳能源向低碳能源,由不可再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拓展得趨勢。隨著能源轉型進程進一步加快,綠色能源發展已成為重要趨勢。
華夏China能源局局長章建華表示,華夏愿同各國一道,充分發揮“一帶一路”能源合作伙伴關系平臺作用,深入推進能源領域全方位合作,為世界經濟包容性復蘇貢獻更多力量。華夏將繼續與各國深化在綠色能源戰略、規劃、政策、標準等方面得合作,開展能源技術創新合作,加強綠色能源領域能力建設與技術援助。同時,根據需要向相關China提供綠色能源技術援助,為各國綠色能源領域得快速發展提供更多支撐。
國際可再生能源署總干事弗朗西斯科·拉·卡梅拉表示,盡管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全球經濟增速放緩,但202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增長依然超過預期增長,且增長數量創下新高,希望借助可再生能源推動全球能源轉型,并以綠色氫能和可持續生物質能為補充,同所有成員國和機構以及利益攸關方攜手合作,共同邁向碳中和得未來。
資料圖:福建省福清市興化灣海上風電升壓站。 陳蒸 攝
在全球能源變革加劇,能源低碳、清潔發展已成共識得當下,綠色能源發展應如何布局?
華夏海油董事、黨組副書記徐可強提出了“綠色油田”“綠色產品”“綠色產業”得構思,指出當前華夏海油推進綠色低碳發展,要立足當前海上油氣低碳生產,努力打造“綠色油田”;要著眼過渡期天然氣生產利用,努力打造“綠色產品”;要展望未來新能源行業發展,努力打造“綠色產業”。
在碳中和已經成為世界各國共識和一致行動得背景下,推進綠色“一帶一路”建設是順應全球能源轉型和可持續發展得必然選擇。華夏能建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陳曉華指出應圍繞世界能源發展蕞新格局和新趨勢,依據各合作國資源和產業,提供前瞻性、系統性、創新性、有效性能源解決方案。
陳曉華強調,要強化科技創新在新型電力系統發展、傳統電力低碳發展、能源電力零碳負碳發展、工程建設領域綠色發展、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中得支撐引領作用,深入推進產技融合、產信融合,加快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發展。
“雙碳”目標下,構建綠色能源產業鏈對于綠色能源布局十分關鍵。華夏石化副總經理劉宏斌圍繞構建綠色能源產業鏈提出四點舉措,一是大力推進傳統油氣業務低碳轉型升級。二是不斷增強綠色能源供給能力,把以氫能為核心得新能源業務擺在更加突出位置。三是積極布局CCUS(碳捕集、利用與封存)項目。四是全面謀劃新能源業務國際化布局,指出應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充分利用“兩種資源、兩個市場”,依托境外油氣田和煉化基地,開展風電光伏試點,提升海外業務綠色能源用能占比,并探索布局綠電制氫項目得可能性。
據華夏石化規劃,要打造一批世界級煉化一體化基地,到2025年單廠平均規模達到1000萬噸/年以上。到2025年,累計建成1000座加氫站或油氫混合站、5000座充換電站,新增中深層地熱供暖面積5000萬平方米等,新能源供給能力力爭達到千萬噸標煤。(完)
華夏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