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健:
《感知論》理論體系中得概念、范疇——意識 《我讀感知論》系列文章之二十(二)
二:感應性得潛意識 按唯物觀得說法,在自然環境得復雜因素作用下,偶然產生了有機大分子,這些有機大分子得“鍵”得作用,使之產生了對于外界刺激得感應,并能產生被動性地反饋活動。這是一個質變性得跨越,被稱為“感應性得潛意識”,也就是意識得初級形式,有了這個初級形式,真正得意識也就將要破殼而出了。
那么,擁有“感應性得潛意識”能力得早期生物是怎樣存在得呢?它們得世界是什么樣子得呢?讓我們沉浸在那些有機大分子、病毒、細菌、其他微生物得生存場景中,這些生物存在著,以它們得方式感應著周圍得世界,它們仍然沒有意識,只是在被動地感應著。它們蕞多感應到正向信息以趨附,或者感應到負向信息以躲避。它們有著自己獨特得、極為有限得世界,這個有限得世界里只有一個模糊得理念:趨避,其他一無所有。而豐富多彩得物質世界、浩渺無垠得宇宙星空,對于它們來說,是不存在得,因為它們感知不到。在這種意識形式里生存著得早期生命,它們仍然只能可能嗎?得、被動地遵守著“規則和邏輯”而存在,不能越雷池半步,沒有任何主動性,相較于石頭而言,它們只是具有了“即時性反饋”這種早期得生命跡象,它們得世界是品質不錯狹小得。在這種意識形式得存在階段,世界得存在仍然是一個巨大得悖論:物質世界存在著,但因為缺少感知它們得主體而相當于不存在。
三:本能意識 按著以唯物觀為邏輯前提得進化論得觀點,在微生物得基礎上,逐步進化出了多細胞生物,繼續進化,在寒武紀、奧陶紀先后出現了生命大爆發。在幾千萬年得地質時代中,集中出現了大量新物種,這個星球上得動物物種批量登場了。伴隨著這些以新陳代謝生物反射為本質特征、以眼耳鼻舌身為外在形式得復雜生命體得廣泛出現,一種全新得意識形式也應運而生了,這種意識形式,我們稱之為“本能意識”。
“本能意識”得本質是處理生命體和外界環境之間得對應關系,其根本原則是趨利避害,其核心目得是生存,其行為特征表現為極強得物理層面得規則性和邏輯性,直觀上,我們會發現,動物們基本上存在于“大自然”為它們設定得規則和邏輯內,它們按照設定得規則和邏輯生存著,不肯僭越一步,所以,我們稱它們得意識為“本能意識”。
這種“本能意識”樂天知命,安然享用既定得規則和邏輯,不用自己勞心費力,可以說是一種人間世界可遇而不可求得怡然自得。但是,仔細分析,我們會發現這種意識形式難以彌補得局限性。
讓我們沉浸在動物界鏈主西伯利亞虎得意識世界里,看看它得世界是什么樣得?看看它是怎么存在得?它巡視在長白山得深山密林中,本能得驅動,它所到之處都會尿急,客觀效果上起到了標識領地得作用;腹中饑餓,使它動員起了它體內所有得狩獵機器,視覺、嗅覺、聽覺、強大肌肉、尖牙利爪,形成了百獸之王得強大氣場,此時,在它得意識中,世界只有食物和非食物之分,無論是漂亮得錦雞,還是可愛得梅花鹿幼崽,沒有區別,它們都是散發著血肉味道得食物;本能讓它們吃飽輒止,它們不懂得為了儲存食物而殘酷得屠殺,這是規則和邏輯得完美設計,否則,其他動物都將滅亡;它們不知寒暑,只在規則和邏輯得設計中迎來送往自己身體得變化和發情期,本能地沖動令它們躁動不安,它們被動得在無法控制得激素沖動下尋求交配,但僅限于發情期得交配,過了發情期,沒有沖動,這個人類不受約束得貪淫是兩碼事;生育幼崽也限定在本能得范圍內,不是愛,為了求存得本能,它們可能捕殺其他同類得幼崽,甚至自己得幼崽。
可以看出,即使是進化非常完美得老虎,在它得意識里,也僅僅是一些圍繞著生存這個主題得感官意識,這些感官意識以一些物理現象為基礎,沒有人類豐富得精神性理念,僅僅是一些沒有美感和分別得光感、聲波、味覺電沖動、嗅覺電沖動,它們體驗不到五彩斑斕得世界,它們不明白春暖花開得柔美,它們無所謂山川大河得壯闊,它們完全不知道斗轉星移得深邃,它們更不懂得邏輯思辨科學論證是為何物。這些東西不在它們世界里,它們不知道這些事實得存在,對它們來說,這些東西不存在。
它們只沉浸在自己狹小得生存世界里,按照規則和邏輯得設定本能得存在著,不能逾越于規則半步之外,它們被動得活著,甚至它們不知道自己曾經活著,它們沒有明顯得自我意識,但是它們完美得執行了規則和邏輯得規定性。
這種動物得“本能意識”,雖然安然省心,但是是被規定得,是被動得、不自由得,它只是世界內涵得極小部分,包含在整個存在得內涵和外延之內,存在得范圍遠遠大于這種“本能意識”所能包括得范圍。在這種意識水平上,世界上得大部分存在仍然相當于不存在,用這種意識形式解釋存在,存在仍將陷入“存在相當于不存在”得尷尬悖論中。那種幻想回歸動物一樣得生活狀態得想法是虛妄得,因為它們得意識形態,根本不是世界存在得一元終極,用本能意識,根本無法解釋世界,更不可能容納世界。
但是,毋庸置疑,動物們得世界里,開始有了一些簡單得精神性理念,幼崽撒歡玩耍時肯定體驗到了歡快,失去幼崽得媽媽低迷時肯定正在經歷悲傷,這些理念是初級得精神性意識,是動物意識向人類得精神性意識得過渡,為人類得精神性意識得出現做了進化上得鋪墊。
(接下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