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長講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在物質條件較為落后的過去,人們的選擇往往從實用的角度出發,二手物品,一般多有磨損,或者品相不佳,或者性能退化。
而在消費文化甚囂塵上的今天,無數的青年過著月光生活,如何高質量地活下去,如何滿足實用之外的社交需求以及精神層次上的自我滿足成為了新的購物抉擇難題??吹轿⒉┥掀恋恼掌?,自己想學習攝像,可是單反動輒上萬的價錢,雖然咬咬牙也能接受,但是如果只是三分鐘熱度的話,就得不償失了,這個時候,二手無疑成為了一個極佳的選擇。
時下,快速迭代的流行文化之下,造就了眾多有價值的商品無端吃灰,同時,又有需要物質來維持體面但是又對價格極端敏感的青年消費群體。
而這正好造就了,二手經濟的火熱。以販賣和購買二手商品的平臺-閑魚,已經是國內最大的二手物品交易平臺,平臺的年度成交總額(GMV)已經超過2000億。根據央視財經的公開報道,在閑魚上,賣家超過3000萬,90后的用戶超過60%,日活躍用戶達到500萬人。2018年時,二手閑置市場規模約為7400億元,對比17年,增速為29.6%。預計到2021年,市場規模在萬億之上。
目前,二手市場上有閑魚,轉轉以及拍拍二手等平臺。但目前二手市場多為中小物件,電商交易,而作為電商的龍頭,阿里旗下的閑魚自然有著最為成熟的運營體系,在整個二手市場份額超過70%。
小資們的最愛:便宜又昂貴的二手奢侈品市場
奢侈品昂貴,二手物品價廉,而把兩者組合起來,則成為了便宜的奢侈。中國奢侈品二手市場僅占這個奢侈品市場的5%,作為對比,發達國家的奢侈品市場中二手市場能夠達到20%至30%。在社交焦慮泛化的今天,奢侈品可以帶給人巨大的滿足感,但是高昂的價格又勸退無數人。此時,二手奢侈品無疑是對當代青年一個友好度很高的選擇。同時,二手奢侈品年齡的下沉,更加拓寬了市場的潛力。
"我需要這個包來給我勇氣"
——網上一名二手奢侈品包的女孩如上在論壇中留言道
據麥肯錫的數據,18年中國消費者在海外貢獻了世界奢侈品消費總量的1/3。一手奢侈品存量有多大,二手市場的潛力就有多大。
青年回血的必備選擇
根據阿里在其財報中的顯示,過去一年中,閑魚物品上架數量超過10億,總用戶達到3億,賣家超過3000萬。和過去的B2C(商業零售)模式不同,二手市場更支持個人之間的買賣。人人都可以是賣家??梢再u自己不用的衣服或者手表,也可以賣不好用的家電設備或者3C電子產品。甚至可以販賣個人智力成果,比如PPT或者繪畫。
對于很多人來說,出售不需要或者淘汰的物品,可以幫助獲得很多經濟上實惠。畢竟閑置的物品,本身沒有使用,價值也得不到體現。而二手交易平臺,提供了市場的靈活性,賦予了其價值。在閑魚上,有眾多買最新款的手機,電腦等3C產品后,出售原來二手物品,用來"回血"的個人賣家
二手平臺弊端問題尚多
雖然二手物品的交易,讓閑置物品得以流通實現了表面上的"雙贏",但是這樣的交易背后也深藏了不少隱患,以次充好,售后缺乏,甚至監管不到位導致的詐騙無處不在。二手平臺需要的最大問題就是信任問題,同時作為新興的電商交易方式,無論是法規建設還是市場本身的完善程度都有所欠缺。
而這,不能單單以用戶們之間的個人自覺來保證。平臺自身也需要加強監管,同時引入誠信或者征信系統。
理想和現實的折中
三浦展曾在《第四消費時代》中,把消費社會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少數富裕者享受購物盛宴,普通民眾消費能力均低下,缺乏攀比目標。第二階段是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個人物質欲望極端膨脹,社會追求名牌和潮流消費。第三階段是,人們更注重個人的真實需求,注重產品的質量和舒適程度。第四階段是社會消費重視分享,消費文化重構人與人之間的聯系。
二手經濟不是對消費主義的叛逆,而是一種兼具理想和現實的選擇,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本文由陸超生財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