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揚子晚報
通訊員 王國豐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馬燕
網絡二手交易平臺既可賣出閑置物品回收資金,又可淘到物美價廉的物品;但另一方面,這個“隱秘的角落”也問題涌現:買賣假貨、釣魚詐騙……江蘇省消保委開展消費調查,并于1月14日發布《二手交易平臺消費調查報告》(簡稱《報告》)。僅6.2%消費者認為二手交易平臺“使用方便,環保共享,不存在問題”。
魚龍混雜,違禁品頻現
江蘇省消保委監督部主任趙鑫介紹,本次調查采取線上問卷調查和線下體驗調查相結合方式。線上獲得有效樣本10591份;線下獲得有效樣本24份,涉12個平臺——閑魚、轉轉、閑轉、拍拍、58同城、找靚機、花粉兒、心上、只二、紅布林、萬表、愛回收。
線上問卷調查(多選)顯示,僅6.2%消費者認為二手交易平臺“使用方便,環保共享,不存在問題”;53.7%認為“雙方溝通不暢,素質參差不齊,售后服務較差”;認為“用戶信任度不高,信息不對稱,物品質量難保證”的占比51.4%;認為“存在售假、盜版的現象,有侵犯知識產權等行為”的有46%。27.5%的消費者認為“充斥職業商家,存在詐騙隱患”,24.4%認為“平臺管理規則不完善,交易缺乏保障”;17.9%認為“缺少相關規定,監管存在空白”。
體驗調查發現,12個平臺均明確規定禁止發布假冒商品信息,否則平臺將做下架產品、限制交易、封禁賬號等處理,但部分平臺上,假包、假表、假鞋等依然存在,甚至還有平臺面對售假姑息縱容。有平臺客服回答體驗員,有假貨可以舉報,但如果賣家注明是假貨、高仿,買家不介意就行,還表示一般正品不會在此平臺購買。體驗調查中還發現盜版網課、盜版影音、低俗漫畫、名牌產品空瓶等相關信息,甚至有二手交易平臺成為色情交易引流平臺。
體驗調查還發現,部分平臺雖屏蔽藥、醫療器械、煙、槍支、野生動物等關鍵詞,但是,換個搜索方式或者直接瀏覽頁面依然會出現相關信息推送。
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
超93%的消費者表示,在二手交易中遇到各種各樣問題,其中信息不透明、實物與照片不符問題占比最高。還有近三成消費者反映二手交易退貨難的現象。
廠家直銷、零售商售賣、個人代銷等職業賣家,大量充斥在全品類二手交易平臺。“一方面影響消費者購買體驗,閑置交易變了味;另一方面,職業賣家打著二手閑置的名義賣一手產品,逃避相關法律法規例如七天無理由退貨等規定,嚴重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苯K省消保委監督部主任趙鑫指出。
仍有部分賣家故意引導消費者脫離平臺線下交易。而這大大增加了買賣雙方的交易風險。近半數交易脫離平臺付款,6.8%用戶未追回資金。
奢侈品、電子產品類二手平臺的回收、鑒定服務待提高。體驗人員將一臺2015款macbookair回收體驗,在某平臺估價后,平臺給出1377元的價格,遠低于同一時間在官網Apple Tarde In換購計劃中獲得的估價2200元,價格差了近1000元。
二手平臺售后服務參差不齊,部分平臺溝通、投訴渠道不暢通。其中閑魚、58同城人工客服查找難,需多次輸入“人工”或一定時間等待才出現。
責任編輯:遲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