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跟記者說起服務專員幫助企業“收破爛”的事兒,濰坊英創上潤包裝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川打開了話匣子。
位于昌邑市圍子街道的濰坊英創上潤包裝制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高品質塑料快遞包裝袋生產與出口業務的企業,產品外銷英國、德國、法國等歐洲國家,但受疫情影響,對外運費與原材料價格不斷上漲,公司發展面臨極大挑戰。
服務企業專員制度給企業帶來了福音。這家企業的服務專員是圍子街道黨工委副書記王兆慶,了解到企業這一情況后,王兆慶就與企業負責人一起跑周邊企業、問市場行情、咨詢院所和中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服務企業專員的努力下,企業了解到降低生產成本新途徑——廢棄塑料再利用。
昌邑市是大姜之鄉,每年種植大姜所產生的廢舊農膜產量超過3500噸,農膜塑料難以降解,留在田地間會影響種植,堆積在農戶家中又影響居住環境,一直是地方的老大難問題。然而這些姜農手里的燙手山芋恰恰可以成為快遞袋的生產原料,經估算,如果年收集廢棄農膜3000噸,公司的生產成本可下降約5%。
如何把農民手里的農膜收回到廠子呢?王兆慶把問題反映到了昌邑市現代農業發展中心。發展中心經過研究后,決定讓分管農膜工作的王大慶副局長和楊瑤華科長參與到“收廢品”中。隨后,在服務專員和發展中心共同努力下,構建起由政府、農戶、企業、社會共同參與的廢舊農膜回收利用體系。
“6月份,昌邑的10個鎮街區都有了公司的農膜回收點,目前已累計回收廢舊農膜毛重4000多噸,受益姜農達6000戶以上,預計今年回收量可超過5000噸?!毕拇ū硎尽?/p>
農戶的熱情始料未及,企業又面臨新的難題,這么多農膜怎么安放?王兆慶幫企業聯系應急部門,規劃倉庫、優化布局,硬是把一堆堆廢農膜,變成了規格統一的塑料壓縮塊。給企業運送農膜的司機師傅跟服務專員開玩笑說:“咱們這廢品回收點是我見過最整齊的。”
夏川表示,目前服務專員正幫企業尋找適合建廠的園區,等新項目建成后,“收破爛”的范圍將從昌邑拓展到濰坊,屆時企業會實現更大發展。
來源|濰坊日報
記者|竇浩智
編輯|孫小花
看著好,記得+在看哦
用心“濰 ”你,贏得“坊”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