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醫療技術的逐步完善,人均壽命也在逐年增長,健康長壽已經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美好夢想。
可是即使在醫學技術如此發達的今天,很多疾病仍然存在發病率高、致死率高的問題,甚至像糖尿病、三高、心血管疾病還出現了年輕化的趨勢。
而導致這些疾病頻發的罪魁禍首就在于生活中的一些不起眼的小習慣,如果不注意避開,就會給我們的健康減分。
1、抽煙喝酒
吸煙和喝酒是不少人的心頭摯愛,但也損害了無數人的身體健康,甚至剝奪了他們的生命。
香煙中含有大量尼古丁、焦油等有毒有害物質,一旦進入體內就會造成人體細胞中DNA的異變,從而大大增加患有肺癌、口腔癌、咽喉癌等癌癥的幾率。
而大量酒精的攝入,則會給人體的肝臟造成極大的負擔,從而造成肝臟代謝異常,進而誘發肝硬化,甚至是肝癌。
2、不良的飲食習慣
有相當大的一部分人一直有著錯誤的飲食習慣,這類人往往更偏愛重鹽重糖重油的重口味飲食,這些食物雖然美味至極,但對我們的身體也會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傷。
高鹽食物會大大增加體內鈉離子的含量,進而對胃腸粘膜造成刺激,并引發血壓的異常升高。
高糖高油的飲食,則會誘發高血糖、高血脂、糖尿病等常見病癥,同時大量油脂的攝入也會提高血液的粘稠度,從而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患病幾率。
此外,如果長期不吃早餐和晚餐或者間歇性的存在暴飲暴食或節食等行為,都會對身體造成損傷。
因此一日三餐一定要定時定量的攝入,而且要營養均衡,千萬不能為了一時的口腹之欲,而毀了自己的健康。
3、久坐不動
久坐不動已經成為了上班族和學生的代名詞,而其對身體的損傷也極為明顯。有研究表明,每天久坐超過12小時的人其死亡風險相對于那些靜坐時間不到4小時的人要高出40%不止。
這是因為長時間的靜坐會大大減緩體內血液循環速率,從而使身體細胞組織和肌肉的活力下降,免疫力和抵抗細菌侵害的能力也大幅下滑,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感染病菌或疾病。
因此需要每天堅持體育鍛煉,只有通過不斷的運動,才能有效的維持心肺功能的正常運行,才能更好的調節身體各項機能,加快代謝速度,提高免疫力。
對上班族和學生黨可以在一段時間的靜坐后站起來自由活動10分鐘,并保證每天有超過30分鐘的運動鍛煉時間,防止血液流通受阻,降低靜脈血栓等病癥的風險。
總之,只要及時改正以上三點健康減分項,就能最大程度上維護身體的健康。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作息的規律,早睡早起,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良好的睡眠質量,另外還要放平心態,以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生活,不要太在意得失。
同時,也要堅持定期體檢,不僅能實時觀察身體狀況,還能及時發現病癥,盡早治療。